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运送与装载:
当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被运送至无害化处理间后,工作人员需对处理物进行初步检查,确保其符合无害化处理的标准。随后,将处理物小心且直接地装入专门设计的化制筐内。化制筐的结构稳固,能够承受后续处理过程中的高温高压环境,且便于运输和操作。在装载过程中,要注意均匀放置处理物,避免化制筐因局部重量过大而在后续运输和处理中出现倾斜或损坏等情况。
化制筐入湿化机:
确认化制筐装载完毕且符合要求后,工作人员开启湿化机的罐门。湿化机的罐门开启方式通常为手动或电动控制,操作时需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罐门平稳开启。接着,将放置有化制筐的小推车沿预先铺设好的轨道,缓慢且精准地送入湿化机内部。在推送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化制筐的位置和小推车的运行状态,防止化制筐偏离轨道。待化制筐完全进入湿化机后,关闭罐门,关闭罐门时需检查罐门的密封情况,确保密封良好,防止在后续高温高压处理过程中出现蒸汽泄漏等安全隐患。
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参数设定与运行:
根据送入湿化机内处理物的种类(如病害动物的种类、动物产品的类型等)及数量,工作人员需在湿化机的操作面板上准确设定处理温度和压力参数。一般情况下,温度设定范围为 140 - 160℃,压力设定为 0.8Mpa。这一温度和压力范围能够保证对处理物进行彻底的高温高压灭菌处理。设定参数后,启动湿化机,湿化机内部的加热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开始工作,逐渐升高温度和压力至设定值,并在该设定值下保持一定的时间,以确保处理物中的有害微生物、病原体等被完全杀灭,实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在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湿化机的运行状态,包括温度、压力的实时数据变化,以及设备是否有异常声响、振动等情况。
油水分离:
待高温高压灭菌处理过程结束,湿化机内的处理物经过处理后会产生油和水的混合物。此时,通过专门的管道和输送设备,将这些混合物打入油水分离设备。油水分离设备采用先进的分离技术,如重力分离、离心分离或过滤分离等,能够有效地将油和水进行分离。在分离过程中,混合物进入油水分离设备后,由于油和水的密度不同,在设备内部的特定结构和工作原理作用下,油逐渐上浮至设备的上部,水则下沉至下部,从而实现分离。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离操作,可得到纯度较高的油脂,这些油脂可进一步进行回收利用或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后续处理。
残渣处理:
处理结束后,再次开启湿化机的罐门,将化制筐沿轨道缓慢拉出。此时,化制筐内的残渣已不含有害微生物,但仍需进行妥善处理。工作人员将化制筐内的残渣运送至沼气池中进行发酵。沼气池内的微生物环境能够对残渣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和转化,产生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若不具备沼气池发酵条件,也可将残渣与动物粪便一同处理,按照相关环保要求和农业生产需求,进行堆肥等后续处理,使其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设备及工具消毒:
在整个生产结束后,为了防止交叉污染和保证设备的卫生安全,需要对设备及使用的工具进行全面消毒。首先,对湿化机内部进行清洁,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高压水枪等设备,清除设备内部残留的残渣和污垢。然后,采用合适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等,对湿化机内部进行喷洒消毒,确保消毒无死角。对于化制筐、小推车等工具,同样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消毒完成后,将设备和工具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以备下次使用。在消毒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消毒剂对人体造成伤害。